癌症遺傳|母親罹肺癌被催促檢查 26歲男子求醫驚見肺有白點【附肺癌6大徵兆】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黃堯姿

發布時間: 2024/06/21 18:38

分享:

分享:

【肺癌/遺傳/惡性腫瘤/癌症】癌症因子可以基因遺傳!台灣一名中年媽媽求診發現罹患早期肺癌,經治療後幸無礙,但她卻擔心家中26歲兒子可能會有癌症遺傳基因,故催促兒子做肺部檢查。豈料,兒子毫無表面病徵下,居然有高肺癌風險的結節。

最新影片:

母親罹癌 兒子無先兆同揭肺癌

台灣胸腔重症科醫生蘇一峰日前(19日)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,指一名中年婦人來求醫,經檢查後發覺肺部結節,開刀確診是肺腺癌。幸好婦人及早發現癌細胞,早期治療奏效且已痊癒。但她恐防癌症或會遺傳26歲兒子,遂催促他做檢查。沒想到「媽媽的直覺不能不信」,兒子毫無病徵下,發現肺部電腦斷層影像有白點,是「毛玻璃結節」,直徑有0.75厘米。醫生根據當時的斷層掃描影像可見,估計是惡性的機會很高,幸好及早發現,暫時持續追蹤無須開刀切除肺葉。

他才26歲,還是個孩子……剛成年就有一顆高肺癌風險的肺結節了。

母親罹癌後,26歲兒子檢查發現肺部有白點。(Facebook圖片)

肺癌有遺傳因素 1類人宜盡早檢查

蘇一峰醫生補充,產生結節的原因很多,包括痰塊、發炎、出血和腫瘤等。一般來說,結節越大越危險、惡性度越高,若發現結節大於1厘米要注意。帖文下亦有人留言詢問醫生,出現甚麼徵兆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,蘇醫生表示,肺癌有遺傳風險,故建議家族有肺癌病史、有吸煙習慣,或長期接觸空氣污染等高風險因素,可盡早檢查。一般人則建議在40至50歲時,可考慮進行肺癌篩查。

更多相關新聞:肺癌|右頸摸到凸起硬塊+無痛 男子確診患肺癌嚇呆:只有一點咳嗽

肺癌是癌症「頭號殺手」

根據癌症基金會資料所示,肺癌為香港十大癌症的「頭號殺手」,致命率遠超於第二名大腸癌,當中男性發病率比較高。香港肺癌患者大多數是吸煙人士,而其他常見風險因素如人口老化、空氣污染和胸腔放射治療等,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素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40歲以上男性屬高危

肺癌屬本港癌症頭號殺手,當中40歲以上男患者更屬高危。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曾指出,肺癌分為4期,癌症惡化的過程因人而異,患者一般在幾周至幾個月內進入下一個癌症階段:

  • 第1期:一側肺臟有小型腫瘤,未出現淋巴轉移
  • 第2期:一側肺臟有大型腫瘤,或出現肺門淋巴轉移
  • 第3期:腫瘤侵入縱膈淋巴及鎖骨對上的淋巴組織
  • 第4期:腫瘤擴散至雙側肺臟,出現肋膜腔積水,或轉移肝臟、骨頭、腦等器官

罹患肺癌4大常見成因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基因突變成非吸煙患者病發原因

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曾受訪表示,肺癌可分為「小細胞肺癌」和「非小細胞肺癌」,「非小細胞肺癌」佔整體肺癌個案約70%,而當中「肺腺癌」又佔「非小細胞肺癌」60至70%,而且趨勢是越來越多。

李醫生表示,香港非吸煙患者所患的「肺腺癌」之中,約70%和基因突變有關,腫瘤生長較慢,患者年齡相對年輕,一般只有40、50歲,「有研究亦發現,亞洲的女性肺癌患者中,有60至80%為非吸煙人士,而且亦較年輕。大部分非吸煙女性所患的肺癌之中,主要就是『肺腺癌』。」

李醫生提醒,若年過40歲,不論是否吸煙者,也應多點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警號,有機會及早發現肺癌,早治療效果遠比遲治療理想。

預防方法

關於預防方法,腫瘤科醫生陸凱祖曾接受訪問指,不吸煙的人若因基因變異引發肺癌,難以預防。因此,定期做篩檢,儘早發現問題仍是最重要的。也可以在日常中避免接觸危險因素,例如自覺地戒煙、避免吸入二手煙、避免長期逗留空氣污染環境,以及吸入石棉等工業塵埃等。

 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